1564731507178336.png15304073869

通用banner
您当前的位置 : 首 页 > 资讯动态 > 技术资讯

联系我们

丹东广维纺织品有限公司

座 机:0415一2816665

手 机:15304073869 孟经理

邮箱:1334242768@qq.com   

地 址: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金山大街1466-1号

网址 :www.ddgwfz.com

特种工业用绳带 物理机械性能试验方法

2024-10-29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特种工业用编织绳和带子(包括棉纤维、丝纤维、麻纤维和化学纤维的绳带)物理机械性 能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特种工业用绳带的物理机械性能试验,如另有特殊要求的绳带应在该绳带的质量 标准中规定,或由供需双方另订协议。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 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8170-87   数值修约规则


3 抽样

3.1 抽样比例

3.1.1 绳带物理机械性能试验的抽样,应按不同的品号、不同的使用要求分批分捆抽样。

3.1.2 生产厂品质鉴定试样在同一品号、同一机台(如经后加工的绳带,还应注意同一加工过程)所生产 的产品中取,供航空专用时根据质量稳定情况每批抽取25~100%的捆数,供其他用途时每批抽取10%的 捆数进行物理机械性能试验和防灼性能试验。

3.2 样品数量

3.2.1 绳子在一捆内任意抽取一根,绳子试样可在绳头处剪取(剪样前应预先在开剪处打好相邻两个结 头,然后在两个结头之间剪下),每份试样长约1.6 m, 或根据不同类型的强力试验夹具,自行决定取样长 度。

3.2.2 带子在一捆内任意抽取三个带卷,试样可在每卷带头处剪取一个带条,长约0.6 m, 或根据不同类 型的强力试验夹具,自行决定取样长度。三个带条组成一份试样。

3.2.3     作防灼试验用的试样应另行剪取,每个试样长0.4 m。

3.2.4 剪取的试样不得有各种外观疵点,如经防灼处理的产品不得有防灼剂浸轧不匀或未上到防灼剂的 现象。

3.2.5 剪取试样后,应在原来绳头或带头的标签上注明抽样数量。

3.2.6 剪取的每个试样,应附上标签,标签上应记录下列各项 a)产品名称;

b) 捆号;

c)绳卷或带卷编号;

d)抽样时间。


4 试验条件

测定重量和断裂强力时,试验室的标准大气条件为温度20±3℃,相对湿度65±5%,试样应在上列规定的温度及相对湿度条件下展开放置24 h 后,并在该条件下进行试验。


5 试验项目

5.1 宽度

5.1.1 试验用具

5.1.1.1 一般带子(包括套带)用刻度确到0.5 mm 的钢皮直尺。

5.1.1.2      带边呈圆形、厚度超过2 mm 的双层及多层组织的厚带子,用刻度准确到0.1 mm 的游标卡尺。

5.1.2 操作步骤

5.1.2.1 带子宽度在容差范围内,在每个试样中间位置测量一次,共三次。

5.1.2.2 用钢皮直尺测量时,将试样平放在工作台上,把直尺的“0”点对齐带边,并与带边垂直读取其宽 度数,读数确到0.5 mm。

5.1.2.3 用游标卡尺测量时,一手握带,一手持尺,将带子插入卡尺钳口内再将卡尺钳口慢慢夹紧,使卡 尺钳口与带边没有空隙,又使带子能在卡尺钳口间自由移动,同时注意带面不能有凹凸变形现象,读取其 宽度数,读数确到0.1 mm。

5.1.2.4      平均数计算至0.1 mm, 化整为0.5 mm (化整方法:0.2及以下舍去,0.3~0.7算作0.5,0.8及 以上算作1)。

5.1.2.5 空芯绳压扁后的宽度测量方法同一般带子。


5.2 厚度

5.2.1 试验用具

5.2.1.1  Y-531型织物厚度仪,刻度确到0.01 mm。

5.2.2   操作步骤

5.2.2.1  每个试样共测量三次,一处在试样中间位置,另两处分别在距离试样顶端100 mm  左右位置。

5.2.2.2  底盘面积,在带宽标准为40 mm 及以下时,采用6.5 cm²; 带宽标准超过40 mm 时,采用10

cm²。

5.2.2.3  将试样平放在厚度试验仪上下底盘中间,将上盘提高到超过带厚2~3 mm 处,使之自由落下, 如此连续三次,记录最后一次读数,读数确到0.01 mm, 平均数计算至0.001 mm, 化整至0.01 mm。


5.3 总经根数(或辫线与芯线数)

5.3.1 操作步骤

剪下试样约20 mm, 抽出整个试样的经线(或辫线、芯线),数其根数。

5.3.2 结果的表示

绳子的辫线、芯线与带子不同织物结构的经线,均应分别表示。


5.4 纬密(或辫线编织数)

5.4.1 试验用具

5.4.1.1 绳子用织物密度分析镜。

5.4.1.2  带子的纬密在8根/cm   及以下时用钢皮直尺,纬密在8根/cm 以上时用织物密度分析镜。

5.4.2 操作步骤

5.4.2.1  绳子在每个试样上共测量三次,一处在试样中间位置,另两处分别在距离试样顶端200 mm 左 右位置

5.4.2.2 带子在每个试样中间位置测量一次,共三次,双层组织及套带仅测量面线的纬密数。

5.4.3 测量范围

测量范围根据表1中给出的实测长度规定。


表1 每次的实测长度

绳子

带子

标准下限编织数 

个/cm

每处实测长度

cm

标准下限纬密 

根/cm

每处实测长度

cm

10.0及以上 

5.1~9.9

5.0及以下

1

2

3

14.0及以上

8.1~13.9 

8.0及以下

1

3

5

 

5.4.4 测量起点

绳子应在2根辫线交织点中间。带子应在2根纬线中间,如迄点亦在上述位置即作1根计算,如迄点 在纱的中心即最后1根作1/2根计算,凡不足1/2根者不计,超过1/2根不足1根者作1/2根计,读数精 确到1/2根,纬密结果换算到标准规定的表示单位。

5.5 重量

5.5.1 试验用具

5.5.1.1      感量为0.01 g 的工业天平。

5.5.1.2      长度大于1 m, 确度为1 mm 的非折叠直尺。

5.5.2 操作步骤

5.5.2.1 每份试样试验一次。

5.5.2.2 试样平放在试验工作台上,呈自然状态。

5.5.2.3 绳子:将试样沿靠尺边,量取一定长度,剪去其多余部分后,在两端打上结头。

5.5.2.4 带子:沿试样经线方向,在每个试样上,量取一定长度,各剪去其多余部分。

5.5.2.5 在天平上称量,读数确到0.01 g, 然后换算至1m 重量,1m 重量计算至0.01 g, 化整为 0.1  g。


5.6 断裂强力及伸长率

5.6.1 试验仪器

具有伸长测定装置的强力试验机。

5.6.2 仪器的选择和校正

5.6.2.1 强力试验机刻度盘使用范围的选用,应在全刻度的20~80 %以内。

5.6.2.2 强力试验机上下夹钳的距离,测定绳子和带子的经向断裂强力时,为20 cm; 测定带子的纬向断 裂强力时,带子宽度在100 mm 以上时为5 cm, 在100 mm 及以下时为2.5 cm。

5.6.2.3 下夹钳未受载荷时,下降速度为100~110 mm/min。

5.6.2.4 强力指针及伸长指针均应在“0”点。

5.6.2.5 上下夹钳的内外两面应贴有良好衬垫物,并可在试样与衬垫物间洒上粉末状的松香,以克服打 滑现象。

5.6.2.6 预张力重锤按表2中给出的配挂。

5.6.3 操作步骤

5.6.3.1 试验绳子时,每个试样进行三次。试验带子时,每个试样进行一次共三次。

5.6.3.2 宽度较大的带子,根据指标要求,试样裁剪后抽去两边边纱修齐为一定宽度的试条,宽度以试条 中间位置为标准允差为1/2根纱线。凡试验时纱线容易滑出的织物在试条两边应各留2~4根保护线,并 将保护线两头剪断,试验时不被夹钳夹住,纬向试条长度不能为上下夹钳充分夹住和悬挂预张力重锤时应


表2 预张力重锤 

绳子

带子

1 m标准重量 g

预张力重锤 g

1 m标准重量 g

预张力重锤 g

0.5及以下 

0.6~1.0 

1.1~5.0  

5.1~10.0

10.1~20.0 

20.1及以上

10

30

50

100

200

500


5.0及以下 

5.1~12.5 

12.6~30.0 

30.1~60.0 

60.1及以上


100

200

500

1000

2000

注:防灼处理过的绳带按该产品未防灼时的重量决定预张力重锤。

缝上其他带子补足必要的试条长度。


5.6.3.3 试验时,首先放下夹持器,固定上夹钳,将1根绳子或3根带条的一端对齐后同时放入上夹钳的 中央位置(在双方试验结果有差异需进行会试时以1根试样放入上夹钳为准),初步拧紧上夹钳,再将试样 另一端放入下夹钳内(试验有芯绳子时可用帆布或组织紧密的棉带紧紧卷裹住试样,然后放入夹钳内夹 紧),悬挂预张力重锤,将上夹钳略加放松(试验有芯绳子时不放松)使试样由于重力作用,稍有下降而垂 直,即拧紧上夹钳,放松夹持器,然后再拧紧下夹钳,移去预张力重锤进行试验。如需测定断裂伸长率,则当 下夹钳开始下降后,注意观察断裂瞬时的伸长(芯经无组织点的双层带,应在芯经断裂的瞬时,即两个强力 指针第 一次分离瞬时的伸长)并同时记录所得断裂强力和伸长率。如需测定标准伸长率时,则应注意观察 强力指针,当其转至被测物的标准强力处,停止伸长标尺的下降,记录其伸长率,但下夹钳仍继续下降,不 得中停,直至试样断裂,读取强力数。断裂强力和伸长率之读数,应读至刻度盘和标尺的最小刻度。

5.6.3.4 平均数计算至0.1N 和0.01%,化整至1N 和0 . 1%。

5.6.4 注意事项

5.6.4.1     在试验中如发生试样滑脱或断在夹钳口时(离夹钳边10 mm 内)应另换1条,重行试验。如断裂 强力已达到指标要求,也可不必重行试验。

5.6.4.2 在试验中如发生异常现象(包括试验读数及机械等)应立即停止试验,检查分析原因。

5.6.4.3 操作时,防止夹钳口内试样扭转和歪斜。

5.6.4.4 试验时,应经常观察强力指针及伸长指针的“0”点,如有变动及时调整。

5.6.4.5 悬挂的预张力重锤其“吃力”点应与夹钳口平行,不得歪斜。


5.7 防灼性能

5.7.1 试验仪器

CIA防灼试验仪

5.7.2 试验准备

摩擦轮上应包有经防灼处理过的514或528锦丝平纹绸,每做30次试验调换一次,如30次内任何一 次发现包覆绸损坏,则应立即调换。

5.7.3 试验操作

5.7.3.1 检查与调定试验参数

a) 摩擦轮线速度:50±1.5 m/s;

b) 启动时间:5 s; c)工作时间:5s;

d) 试条摩擦接触长度:带子10 mm, 绳子4 mm。


 表3 预加配重

绳子

带子

  标准重量g/m  

  预加重量g  

  标准重量g/m  

  预加重量g  

10及以下

10.1~20

20以上

50

100

150

5及以下

5.1~12.5

12.6~30.0

30以上

100

150

200

350

 

5.7.3.2 检查并调换好摩擦轮上的包覆绸条。

5.7.3.3 将试条一端夹于夹板内,另一端按规定吊挂配重,并使之坠在滑轮上。

5.7.3.4 盖好防护罩,闭合电源开关,按起动电钮。

5.7.3.5 待电机电源自动切断后,打开防护罩,在试条上划上标记,取下试条。

5.7.4 注意事项

5.7.4.1 试条预加配重按表3中给出的规定挂置。

5.7.4.2 在试验过程中,需经常检查校正工作时间、起动时间和旋钮的位置。

5.7.4.3 不得将任何异物放在仪器腔体内,并经常清扫磨屑。

5.7.4.4 在试验过程中,如听到异声,应立即按停止电钮,进行检查。

5.7.5  防灼伤试验结果的评定

5.7.5.1 无烧结性的灼伤为合格。

5.7.5.2      如出现局部轻度灼伤,可按脂含量试验方法测定防灼剂含量,当C-1    防灼剂含量大于2%时为 合格。


6 试验结果的综合和复试

6.1 抽样的试验结果,如有任何一项指标不符合标准时,则应在连接原采样处剪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 该项目的复试,复试结果以两份试样都符合标准为合格。

6.2 生产厂如发现有经过复试后仍不符合标准,则除原采样的一根绳子或一卷带子为不合格,其余各根 绳子或各卷带子可再逐根或逐卷采样试验,试验结果以一次为准,不得复试。

6.3 计算平均数时,化整方法一律按GB 8170的规定进行。


标签

最近浏览:

丹东广维纺织品有限公司

15304073869(孟经理)


gongan.png辽公网安备 21060202000065号
Copyright © http://www.ddgwfz.com/ 丹东广维纺织品有限公司
专业从事于 , 欢迎来电咨询!
辽ICP备19014059号 技术支持:祥云平台 服务支持:凯鸿科技
 广维纺织品手机网
 手机网站


在线留言